过去一周,建筑材料板块呈现结构性复苏。沪深300指数上涨1.59%,建材(中信)板块上涨1.29%,玻璃及㊣玻璃纤维板块表现偏弱,而水泥□□□、涂料等板块领涨。数据显示,3月上半月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15%,二手房成交持㊣续活跃,叠加政策端流动性宽松预期,实物量㊣改善驱动行业信心修复。与此同时,水泥企业通过错峰✅生产推动价格上调,华东□□□□、中南及西南地区出厂✅价涨幅达20-40元/吨,供给端自律为行业盈利修复奠定基础。
基建与地产需求的双重改善为水泥行业带来支撑。2月社融增速回升主要由政府债发行驱动,财政前置发力有望带动后续基建项目开工率提升。上周水泥发货量环比增长,同比已实✅现正向增长,华东□□、西南等地✅企业库存压力缓解。供给端,行业㊣自律力度加强,多地执行错峰生产计划,叠加燃料成本高位✅运行,企业提价意愿强㊣烈。
政策层面,央行提出择机降准㊣降息以保持流动性充裕,进一步强化基建投资预期。此外,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下,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规模扩大至3000亿元,有望间接带动建材配套需求。从区域看,华南□□□□、华东地区受益于重点项目开工及地产销售回暖,需求弹✅性较大;而北方地区受气候影响,复苏节奏稍缓,但整体价格中枢上移趋势明确。
中长期看,行业供需格局改善确定性较高。一方面,地产链触底回升㊣预期升温,二手房交易活跃积累的重装需求将逐步释放;另一方面,供给端产能出清及环保约束常态化,行业集中度提升或进一步优化竞争环境。
政策端✅对消费的扶持力度持续加码。近日《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》出台,明确㊣提出支持家电□□□□、家装等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,优化住房消费及公积金政策。涂料作为地产后周期品种,直接受益于二手房翻㊣新□□、旧改等需求释放。以旧换新政策刺激下,家装市场有望迎来增量,C端涂料企业渠道布局及品牌优势将凸显。
从市场表现看保温建材,部分涂料企业已启动提价,成本压力向下游传导顺畅。同时,行业龙头通过产品结构升级(如环保型□□□、功能性涂料)抢占市场份额,盈利能力改善空间较大。政策催化下,消费建材板块估值修复动力较强,尤其是与家装□□□、二手房关联度高的企业。
此外,建材出海及新✅材料主题亦值得关注。例如,低介电常数(low-DK)电子布在5G□□□□、AI算力需求推动下,技术壁垒较高的企业㊣有望打开成长空间;而东南亚□□□、中东等海外基建市场扩容,为国内具备成本及技术优势的建材企业提供增量机会。
当前行业风险主要集中于需求复苏不及预期及原材料价格波动。若地产销售回暖持续性不足,或基建项目落地节奏放缓,可能对水泥□□、玻璃等价格形成压制。然而,政策托底力度强化及供给端主动调整,行业整体仍处于修复通道,结构性机会明确。